1. 綠茶有農殘嗎
茶葉中的農藥殘留會放的時間長而減少
茶葉中的農藥殘留水平和茶水中的含量不是一回事。事實上,很多農藥都是脂溶性的,吸附在茶葉的組織上,不易遷移到茶水中。目前在茶葉生產中推廣使用的農藥,多是水溶解度極低的農藥品種。推廣使用的農藥進入茶湯中的含量一般只有1%左右。那么,按一天13克這個世界上平均最高的茶葉消費量來算,即使這些茶葉有一點農殘超標,真正隨茶湯喝下肚子的也微乎其微。所以,只喝茶水,不嚼茶葉,就進一步大大降低了茶葉農藥殘留的風險性。
2. 有農殘的茶葉能喝得出來嗎?
如果在茶園里使用農藥除草,使用農藥治理茶樹病蟲害,或者在使用過農藥的土地上種茶,或者茶樹吸收了有農藥污染的水源等等,這些都會造成茶有農藥殘留的發(fā)生。
但是大家也不要過于擔心農殘問題,因為大多數茶葉的農藥殘留都會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之內,是可以放心飲用的。
3. 農殘超標的茶喝過的癥狀
每種茶都應有自己獨特的正常香氣與滋味,用舌部味蕾感覺。
茶湯入口后如果舌頭有發(fā)麻不適、舌心刺痛的情況且不會劃開,不會轉化成回甘、生津的口感,也不像是被茶水燙到的那樣,則多是因為農藥的成分附著在舌頭上,有一種很苦的味道,讓舌頭感覺不適。
4. 茶葉農殘問題到底有多嚴重
我個人認為是紅茶,其實你的回答已經解答了,現(xiàn)在的農藥大多都是易降解農藥,在環(huán)境中自身的半衰期都比較短(數天到數十天),而在茶葉發(fā)酵等后處理加工的過程中,農藥會進一步降解。
5. 綠茶農殘如何排除
三個月到六個月
茶葉屬于堿性植物,一般農藥基本上都是偏酸性的。根據用藥的劑量和使用次數,加工方法實驗、推算,大致殘留期在三個月到六個月。
其實,“農藥殘留”和“農藥超標”概念不同,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指出,茶葉中檢測出農殘不等于對人體有危害。我國老百姓平均每天喝茶量為4—5克,農殘攝入量不會超過聯(lián)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所公布的安全標準。同時,微量農殘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。此外,目前一般使用有機化學方法檢測農藥殘留,然而大多數農藥不溶于水,泡茶時農殘溶出量最多是檢測量的10%—20%,農藥含量極低。一般有品牌、通過質量認證、標明生產日期的茶葉,其農殘含量符合標準,可放心飲用。
如果還是很介意茶葉中農殘的問題,建議大家在選茶和喝茶時花點心思。雖然茶葉的種類很多,但不同種類茶葉之間農殘含量并沒有明顯差別,關鍵是茶葉的生產季節(jié),一般來說,當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農殘很少。春茶生長期間茶樹一般無病蟲害,不用使用農藥,不會對茶葉造成污染。購買時觀察茶葉的外形﹑色澤、品味和香氣來鑒別春茶的真假。春茶的芽葉一般較肥壯厚實,有的還有較多毫毛,色澤鮮潤,香氣濃郁而新鮮。沖泡后,可通過聞香﹑嘗味﹑看葉底來進一步做出判斷。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,香味持久,滋味醇厚,葉底柔軟厚實。
6. 農殘茶的危害
某環(huán)保組織日前發(fā)布報告稱,吳裕泰、張一元、中國茶葉、天福茗茶、日春、八馬、峨眉山竹葉青、御茶園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等九大品牌的茶葉抽檢顯示至少有3種農藥殘留,其中天福茗茶、吳裕泰、張一元等還檢出滅多威、硫丹等國家禁止在茶樹或茶葉上使用的農藥。此消息被媒體報道后,在消費者中引發(fā)了擔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