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茶最好種在陰面比較適合
白茶為福建特產(chǎn),主要產(chǎn)區(qū)在福鼎、政和、松溪、建陽等地。基本工藝包括萎凋、烘焙(或陰干)、揀剔、復火等工序。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(zhì)的關(guān)鍵工序。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,滿身披毫,毫香清鮮,湯色黃綠清澈,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(zhì)特點。 屬輕微發(fā)酵茶,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。
近年來,白茶憑借俏麗的外形和清爽的香氣逐漸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茶品。而其中兩個地區(qū)品種最為引人注意,一個是福建地區(qū)的白茶品種,因其獨特精細的制作工藝加上前期福建其它產(chǎn)品的宣傳而走紅,一個就是云南當?shù)氐陌撞杵贩N,獨特的地理氣候孕育出的奇特品質(zhì)也使得它在茶界占有一席之地。
但其實現(xiàn)在很多人雖然常喝白茶,可能夠分清楚福建和云南品種差異乃至品質(zhì)特點的人就少之又少了。
福鼎白茶
談到茶葉的區(qū)別,其實首先要說的就是地理環(huán)境和自然氣候。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、工藝天然和功效獨特等特性,產(chǎn)自福建一帶。俗語有說: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人。福建最具代表性的白茶品種是福鼎當?shù)氐摹叭A茶1號”或者“華茶2號”,福鼎地區(qū)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,年相對濕度高達80%,土壤有紅壤、黃壤、紫色土和沖積土,PH值普遍在5.0左右,大部分的土壤適合茶樹生長。且福鼎當?shù)匕撞杵贩N為小葉種茶。
中醫(yī)藥理證明, 白茶具有消熱降火,消暑解毒,具有治病之功效。 特別是隨著近年來歐美國家對白茶進行的深入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相比其他茶類,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,黃酮含量最高,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類,具有降血壓、降血脂、降血糖、抗氧化、抗輻射、抗腫瘤,人體免疫力細胞的干擾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。
云南白茶
云南當?shù)亟鼇泶鬅岬木肮却蟀撞?,可以算得上是云南白茶的高品質(zhì)代表了,畢竟曾作為“白龍須貢茶”進貢朝廷。此茶原產(chǎn)地為云南景谷縣秧塔村,不同于別的茶樹品種,秧塔大白茶芽葉均滿披白毫,且芽頭尤為肥壯,最長可長至成人手指兩個指節(jié)。當?shù)睾0?600米,亞熱帶季風氣候,且茶樹周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極好,因此茶樹通常較為高大。目前《云南山頭茶探秘》上記有現(xiàn)存古樹約為1000棵。
在清朝道光二十年(1840年)前后,由一位“每天吃六碗米,使九斤半鋤頭”的陳六九去江迤(即瀾滄江)邊做生意,在茶山壩發(fā)現(xiàn)白茶種,便偷偷地摘得數(shù)十粒種籽,藏于竹筒扁擔中,帶回秧塔。
先種在大園子地,經(jīng)數(shù)年培育,成長很快,而后擴種到周圍十四塊茶地,曾達三、四畝面積,年產(chǎn)三、五擔茶。
白茶的工藝
傳統(tǒng)工藝制作的白茶能喝到“陽光的味道”,因為整個制作工序不炒不揉,鮮葉采下后要讓茶青吸飽太陽光,這些全靠制茶人手工操作;雖然看上去挺簡單普通的工藝,實際操作過程卻不能有半點馬虎,別的茶類加工過程中,如果此環(huán)節(jié)不太完美,在其它環(huán)節(jié)還有彌補的機會;白茶卻只有萎凋和干燥,兩步成茶,這對制茶人的經(jīng)驗要求是非常高的。
福鼎地區(qū)白茶由于葉片較薄,通常萎凋時間在八小時左右,然后烘干干燥,因此成茶顏色綠白,沖泡有淡淡花蜜香,且湯色持續(xù)金黃,葉底柔韌泛綠披白毫。而云南大白茶因為葉片肥厚,通常萎凋時間為2天左右,此品種含水量較高,葉質(zhì)表皮疏松,易與外界交換,所以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慢慢萎凋?qū)嶋H已經(jīng)開始有些發(fā)酵,程度甚至接近紅茶。因此花蜜香更為濃郁,且沖泡湯色會由金黃慢慢轉(zhuǎn)為淡橙紅再變?yōu)榻瘘S色,葉底也明顯發(fā)紅,都是發(fā)酵度更高的表現(xiàn)。
那么用云南大葉種制作的白茶有什么特點呢?
首先、湯色湯清水揚,通透泛金圈的茶湯,沒喝就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。
其次、入口香甜清爽,無苦澀味。云南大葉種內(nèi)含物質(zhì)豐富,但因白茶的加工工藝簡單沒有對茶葉細胞壁進行破壁,故茶中的咖啡堿、茶多酚類等有效物質(zhì)析出較慢,使得苦澀味幾乎沒有。這樣的茶口感屬于大眾口感,很多人都喜歡喜歡。
還有, 云南白茶 耐泡度好 ,隨著沖泡次數(shù)的增加口感相對平和中正,沒有起伏的口感,每一泡茶湯都是清香宜人,甚至有越泡越好喝的感覺。
一年茶,三年藥,七年寶。
相比普洱茶,白茶就如一股清流般,獨樹一幟,口感清甜,無論是口感輕重的茶客,偶爾一喝都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,是一種不錯的喝茶之選。所以說,福鼎白茶跟云南白茶,本身并無好壞之分,只是各自不同的地理環(huán)境加上適合自身的工藝,造就出了不同的味道, 福鼎的白茶清爽細膩,久存有淡中藥香,云南白茶芽肥毫重,鮮香甘醇,越存發(fā)酵的香味越明顯,溫和可人。
由此可見,可以從白茶的地理位置區(qū)域性、樹種、大小葉種,內(nèi)含物質(zhì)等方面考量,而一杯好茶,也可以從茶的原料、制作工藝、倉儲環(huán)境、口感滋味等幾個維度來評判,如此看來,這和普洱茶的特性也相差無異,那么白茶是否能達到“一年茶,三年藥,七年寶”,也需要我們用時間來見證這一切。
? ? ? ?茶的世界豐富多彩!白茶更是茶界的一朵仙葩!要了解政和茶首先要了解北苑茶。北苑茶 是中國茶葉發(fā)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,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的閩國。閩龍啟元年(閩王王審知之子王延鈞的年號,公元933年),建州建安縣(今福建省建甌市)有位茶園業(yè)主張廷暉,在鳳凰山(今建甌市東峰鎮(zhèn)境內(nèi))經(jīng)營方圓30里的茶園,因戰(zhàn)事頻繁,難以為繼,就將茶園全部獻給閩王,作為皇家茶園。茶園地處閩國北部,故稱 “北苑御茶園” 。所產(chǎn)之茶稱“ 北苑茶 ”,上貢閩國和后來的南唐。北宋時貢茶生產(chǎn)南移到北苑,太平興國二年(宋太宗趙炅年號,公元977年)在鳳凰山設(shè)漕司行衙,置北苑御焙(官焙),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。 北苑貢茶以龍鳳圖案的模具制作蒸青團茶,又稱龍鳳茶、龍團鳳餅、建溪官茶等,先后有龍鳳團、小龍團、密云龍、龍團勝雪等幾十個品種。
? ? ? ? 民間私焙(壑源等) 也隨之興旺。鼎盛時期,有官私茶焙1336處。 宋徽宗趙佶的《大觀茶論》 說:“本朝之興,歲修建溪之貢,龍團鳳餅,名冠天下,壑源之品,亦自此而盛?!痹娙岁懹钨澴u為“建溪官茶天下絕”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,朱元璋下詔罷造龍鳳團茶,官焙衰亡,團茶向散茶演變。從五代至明代,北苑茶上貢四朝(五代的閩和南唐、兩宋、元、明),歷時458年,譜寫了中國茶葉史上最璀為璨的一頁。北苑貢品有龍團鳳餅、勝雪、紫筍、雪英等等。 北宋名茶排行榜中有二十種名茶,白茶為第一。
? ? ? ?北宋的白茶是什么茶呢?當然不是現(xiàn)在我們理解的,按照茶葉制作工藝來區(qū)分的 白毫銀針、白牡丹、貢眉、壽貢這類白茶 。當時的白茶成品是經(jīng)過蒸壓制成的團茶,用茶模壓制成圓形、菱形、梅花等等。有人說是白葉茶,安吉人說是安吉白茶。實際上, 白茶就是政和大白茶樹芽葉制作的茶。
? ? ? ?這是1790年(乾隆五十五年), 政邑知縣蔣周南寫的一首《詠茶》詩 ,述事甚詳。從本詩中可以看出清初政和縣(注:政和別號東和)產(chǎn)茶的盛況,連著名的北苑產(chǎn)區(qū)比之都要黯然失色。茶季到了,茶工雇傭一空,可能當時政和縣山區(qū)無茶行、茶莊的設(shè)置,一筐筐的茶葉被茶販運到武夷山市出售,名茶流失,使這位知縣不禁生出無限感嘆。從中我們也了解到了政和白茶的珍貴與受歡迎程度。
? ? ? ?政和白茶,福建省政和縣特產(chǎn) 。中國地理標志產(chǎn)品。政和白茶以中國國家級優(yōu)良茶樹品種茶政和大白茶品種為原料,經(jīng)政和縣茶農(nóng)特有的制茶技藝加工生產(chǎn)的,所產(chǎn)政和白茶具有鮮純、毫香、涼爽的品質(zhì)特征。不僅具有解暑、退熱、降火、生津止渴功效,還具有降血壓、解毒、止泄、殺菌、抗氧化、抗輻射、抗腫瘤等功效。馳名中外,在同行業(yè)中享有較高聲譽。
? ? ? ?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種的小芽為原料,清朝初年,政和鐵山發(fā)現(xiàn)大白茶樹種(國家級優(yōu)良茶樹品種),逐廣為栽培,并以此為原料制出白牡丹、白毫銀針、壽眉、白毛猴、蓮心等多個優(yōu)質(zhì)白茶品種。
? ? ? ? 白毫銀針 ,簡稱銀針,又叫白毫,也被人多稱白毫銀針,按制茶種類分,屬白茶類。政和白毫銀針的成品茶外觀茶芽肥壯,滿披白毫,色澤灰綠,閃爍如銀,挺直如針。茶湯呈杏黃色,清澈晶亮,香氣清鮮,入口毫香顯露,滋味清甜鮮爽,葉底:勻整,明亮 。白毫銀針是茶葉珍品,采摘于政和大白茶明前肥壯之單芽,經(jīng)萎凋、低溫烘(曬)干、撿剔、復火等工序制作而成。是政和所產(chǎn)的珍品白茶,曾多次榮獲國家名茶稱號,請鑒賞她全身滿披白毫、纖纖芬芳的外形。
? ? ? ? 白牡丹 的制造不經(jīng)炒揉,只有萎凋及焙干兩道工序,但工藝不易掌握。白牡丹兩葉抱一芽,葉態(tài)自然,色澤深灰綠或暗青苔色,葉張肥嫩,呈波紋隆起,葉背遍布潔白茸毛,葉緣向葉背微卷,芽葉連枝。湯色杏黃或橙黃,葉底淺灰,葉脈微紅,湯味鮮醇。
關(guān)于政和白茶的起源有幾個傳說:
? ? ? ? 1.搖錢大白
? ? ? ? 2.銀針姑娘
? ? ? ? 3.白牡丹茶的傳說
? ? ? ? 這些故事和傳說也是非常值得了解和細細品味的。對于我們認識白茶有非常大的助益!留待以后細細探索!
? ? ? ? 作為中國白茶重要主產(chǎn)區(qū),政和縣白茶淵源極深,可追溯到唐末宋初。 到宋代,政和已成為重要的北苑貢茶主產(chǎn)區(qū),生產(chǎn)的銀針茶備受推崇,被文人譽為“北苑靈芽天下精”。1115年(宋徽宗政和年間),當時的關(guān)棣縣因進獻貢茶銀針,“喜動龍顏,獲賜年號,遂改縣名關(guān)棣為政和” 。明朝,政和白茶產(chǎn)量已具相當規(guī)模,到了清朝時期,進入鼎盛。迄至清咸豐年間政和始有茶葉加工場所?!恫枞~通史》載:“咸豐年間,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廠,雇傭工人多至千計;同治年間,有數(shù)十家私營制茶廠,出茶多至萬余箱”。特別是1879年(光緒五年),鐵山村發(fā)現(xiàn)政和大白茶(一說在咸豐年間發(fā)現(xiàn))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廣,勤勞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為原料,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繼問世,品質(zhì)大幅度提高。
? ? ? ?陳櫞專著《福建政和之茶葉》(1943年) 述:“政和茶葉種類繁多,其最著者首推工夫與銀針,前者遠銷俄美,后者遠銷德國;次為白毛猴及蓮心專銷安南(即越南)及汕頭一帶;再次為銷售香港、廣州之白牡丹,美國之小鐘,每年總值以百萬元計,實為政和經(jīng)濟之命脈”。民間流傳“嫁女不慕官宦家,只詢茶葉與銀針”之說。
? ? ? ?新中國成立后,隨著國民經(jīng)濟的恢復和國家對茶葉生產(chǎn)的扶持,政和縣茶葉生產(chǎn)得到發(fā)展,茶區(qū)面貌發(fā)生深刻變化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政和縣充分發(fā)揮區(qū)域、生態(tài)、綠色優(yōu)勢,茶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,成為政和縣傳統(tǒng)主導產(chǎn)業(yè)。政和縣內(nèi)的石屯、東平、熊山等鎮(zhèn)均是白茶的重要產(chǎn)區(qū),分別種植福安大白茶、政和大白茶、福云六號等品種。
? ? ? ? 關(guān)于皇帝賜縣名“政和”的由來有必要再說一下
? ? ? ?“政和”的縣名由白茶得來。 北宋時期, 建州府 (中心位于今建甌市)制下有一個小縣叫做 關(guān)隸縣 。中國地形西高東低,而關(guān)隸縣則是東高西低,一江春水向西流潺潺流去,關(guān)隸處在閩水源頭,兩岸風景秀麗,遍生名樅。宋代的皇帝都喜歡喝茶,朝廷的官員們發(fā)現(xiàn)閩北特別適宜種茶,所以在這一帶開辟了北苑御茶園,關(guān)隸茶園是御茶園的東園。北苑有38個官焙,私培1336個,做出來的最好的茶要進貢給皇帝。那時候,政和縣境內(nèi)的感化里、長城里、高宅里、東平里、東衢里等等都是有名的茶焙。負責進貢茶葉的是福建轉(zhuǎn)運使,他們常常四處打聽,搜羅斗茶中勝出的茶品進獻給皇帝,朝野上下斗茶之盛行一時。到了宋徽宗當皇帝的時候,茶葉生產(chǎn)和文化都達到鼎盛。因為皇帝好茶,各茶焙的制作工藝、茶葉品質(zhì)、包裝(那個時候用竹筐)一個賽過一個,一年勝過一年。
? ? ? ?話說 徽宗皇帝 喜歡喝野生白茶制作的茶,那茶沒有取名,因為茶葉上覆蓋著一層白茸叫白茶,制出來的茶品也就叫白茶。野白茶很少,關(guān)隸縣一些人家的茶園倒長著幾棵,每年制出的茶也都送往北苑。原料品質(zhì)好,但制作工藝總被福建轉(zhuǎn)運史們挑剔來挑剔去,認為沒有做到最好。公元1115年(宋徽宗政和五年)春天,關(guān)隸縣茶焙又一次采下白茶嫩芽制造了一款極品―― 白毫銀針 ,茶一出焙就在 斗茶 中取勝。由于以往的印象,送到北苑的時候被冷落在一邊。那么這一款茶后來又怎么進的內(nèi)廷?傳說與蔡京有關(guān)。
? ? ? 歷史上當過福建轉(zhuǎn)運史的人大多是茶家,比如:蔡襄、賈青、鄭可簡、丁謂 。其中蔡襄還是書法家,他的書法和茶學影響了他的堂弟蔡京。蔡京與徽宗皇帝十分投合,兩人都是書法高手。對于茶,蔡京不僅善于品飲,而且是茶葉經(jīng)濟專家。他先后對茶葉營銷和稅收進行了三次改革,第三次改革在政和年間,被稱為 “政和茶法” ?!罢筒璺ā币粚嵭泄缓苡谐尚?,不僅促進了生產(chǎn),而且增加了茶葉稅收,皇帝非常高興。把各地進貢上來的好茶分賜給眾臣,或召集群臣共飲是徽宗皇帝的習慣,蔡京是陪同品茶最好的人選。蔡京老家在福建莆田仙游,對于自己家鄉(xiāng)福建好茶再熟悉不過。
? ? ? ?這一年,政和縣有個姓陳的政和楊源人在宮里當太監(jiān)多年,被恩準回鄉(xiāng)省親。政和五年春天,陳太監(jiān)回到京師,捎了幾餅在當斗茶中取勝的茶送給福建老鄉(xiāng)、當朝太師蔡京。這位行家一看,此茶正是當今皇上曾經(jīng)稱道過的白茶,而且這幾餅工藝精美絕倫,實在令人愛不釋手。蔡京看茶餅的成色知道是新,又見其中一餅瑩潤可愛,隱約有幽香,斷定是絕品。于是,把餅裝入袖中,興匆匆往內(nèi)廷而去。好茶要有知音,才能得茶趣,愛茶的人都知道這一點。雖然老蔡這個家伙貫于逢迎拍馬屁,本來早就被徽宗罷官“靠邊站”了,后來投了皇上的愛好,送了好書畫才得以復職的。但是在好茶上,蔡京的確是有眼光的高雅之人。在政和年五年這個春風和煦的下午,白茶的香氣與醇厚悠悠然沁入肺腑,蔡京看到“老板”臉上露出了難以言傳的喜悅。那是一個美妙的瞬間,“好茶……”天子似言非言,語調(diào)飄浮起來。既然是這樣,蔡京就打算順便做一做好事,給關(guān)隸縣討個賞賜。
? ? ? ? “獻茶的如今還住在驛館里,人家可想著官家有沒有賞賜呢。”蔡京故意這么說。
? ? ? ? “哪里來的?”
? ? ? ? ?“關(guān)隸縣,福建路,如今在建州府治下。那茶與官家稱道的壑源茶最近,正在官家的北苑地界上?!?/p>
? ? ? ? ?“哦,那朕怎么沒有聽說過?”
? ? ? ? ?“那方面來的茶,叫法都有規(guī)矩,或稱建州茶,或稱建溪官茶,所以官家并不知曉?!?/p>
? ? ? ? ?“既是茶做得好,又是愛卿的老家,那么就依愛卿所訂的‘政和茶法’,賜名‘政和’吧。”
? ? ? 賜名的事像一陣春風飛快地吹到了當?shù)兀P(guān)隸縣官兵、百姓山呼“萬歲”,口頭、書信人人改稱“政和”。 此時的天子卻開始后悔了,他的年號改來改去,沒有一個比得上“政和”。政通人和啊,哪朝哪代的皇帝不想如此?但是九五之尊,金口玉言,賜就是賜,也不好收回來。過了四年,徽宗皇帝終于依依不舍地改年號為“宣和”。政和縣這個因茶而得來的縣名一直沿用至今。“賜縣名”這件事對于政和實在是值得歡慶的事。關(guān)隸,望文生義可以解釋為關(guān)押奴隸,或者苦役犯的地方,所謂“氓隸之人”。 一旦改成“政和”就是天地懸殊,萬象生輝了。政和因為茶,成了因茶得名的天下第一縣,從此政通人和!
? ? ? ?民間有一種說法是“一家女兒不吃兩家茶”,說的是一個女兒不許兩家的意思。 在這句民諺中,吃茶成了訂婚的象征。而 清代文學巨著《紅樓夢》的第二十五回 寫道,王熙鳳送給 林黛玉暹羅茶 時,開玩笑著說:“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,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?”小說中的描寫,也反映了茶在婚戀中的重要作用。
? ? ? 政和人甚至將男女青年訂婚儀式稱為“插茶”。 這個稱謂反映了茶禮茶俗已深入茶鄉(xiāng)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,更蘊含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。
? ? ? ?相傳政和古時候有個名叫 茗香 的姑娘,她面容姣好,眉目清新得像雨水洗過的新茶;她腳步輕盈,活潑機靈得像是茶山上的小山麂;她歌喉婉轉(zhuǎn),歌聲甜潤得像紅茶的綿柔回甘。最特別的是她常年在茶山上種茶,在茶坊里制茶,又生性嗜好飲茶,渾身上下時刻散發(fā)著茶味清香,香氣清新持久,常常是腳步還沒到,茶香襲人來,只要是聞到那股淡淡的茶香,人們就知道是 茗香姑娘 來了。
? ? ? ?有一年天時不正,本該春雨綿綿的日子卻旱得一滴水也不見落下,茶農(nóng)都很焦急。傳說政和縣有一位名叫“銀針姑娘”的美麗女茶神,守護著連綿的茶山,庇佑茶農(nóng)們風調(diào)雨順,茶樹青青,而這位善良的茶神最愛聽的是茶燈戲,所以人們常常在茶山唱茶燈戲給她聽,請她保佑茶山有好收成。茶燈戲常常是一個生角和一個旦角對舞說唱,用優(yōu)美的身段和動作,訴說男女愛情悲歡離合。它在政和縣東平鎮(zhèn)一帶流傳了幾百年,當?shù)氐牟柁r(nóng)們,特別是男女青年都愛唱。二月里,茗香姑娘和女伴們一起結(jié)伴上茶山唱茶燈戲,清歌敬茶神,祈盼年景豐 ?!按貉酱貉垦苦希猴L春雨采新茶。綠的是清明茶,紅的是工夫茶,又長又白銀針茶……” 姑娘們的歌聲在茶山上飄揚,突然對山上傳來渾厚響亮的對歌聲: “綠的是清明茶,紅的是工夫茶,又長又白銀針茶。叫聲我的妹呀,我的妹嘞,賣了新茶備嫁妝……” ? 茗香姑娘 偷眼一看,對面山上是鄰村的后生青巖。他壯實魁偉,雙肩寬厚得像是能扛起一座小山,他歌聲熱烈,能把寒冬的積雪融化。也許是因為他的眼睛比茶葉上的露珠還亮,也許是因為他的聲音比茶山的清風還溫和, 茗香姑娘 被深深地吸引了,她大膽地朝著翻山越嶺走過來的青巖唱起了 《十二月采茶歌》:“正月里采茶是新年,繡鞋踏在青苔上……”,青巖熱烈地回應:“二月里采茶龍?zhí)ь^,阿妹南樓拋繡球” …… 他們從正月唱到了臘月,歌聲越唱越響,情意越唱越長,就這樣一對善良勤勞的青年相戀了。他們常常結(jié)伴上山松土鋤草,雙雙采茶炒茶,因為愛情的滋潤,茗香姑娘身上的茶香更濃了。
? ? ? ?有一天,他們倆一起上茶山勞作,城里的惡霸高員外領(lǐng)著一幫家奴,帶著一批金銀珠寶趕到了茶山上。原來高員外看上了天生香氣迷人的茗香姑娘,想要娶她做第五房的姨太太。他滿心以為只要稍稍炫耀一下自己的財富,一個鄉(xiāng)下窮苦茶農(nóng)人家的姑娘一定會乖乖地跟他去享受榮華富貴,沒想到他的求婚被茗香姑娘一口就回絕了。他一氣之下就命令手下的狗奴才動手燒了茶山,鋤倒茶樹,想要斷了茶農(nóng)們的活路。
? ? ? ?為了保住茶山,茗香姑娘悲憤地對高員外說:“別動鄉(xiāng)親們的茶山茶樹。想要我嫁,我要先擺茶敬鄉(xiāng)鄰?!备邌T外滿口答應“可以可以!”茗香又說:“我要寶釵插發(fā)髻!”高員外連連點頭“沒問題沒問題,只要你肯定嫁,我一定打一支珍珠瑪瑙鑲金玉的寶釵送給你。”紅茗香姑娘說:“那好,等到了我擺茶敬鄉(xiāng)親的那天,我當著大家伙兒的面戴上了哪只釵我就進哪家的門做哪家的人?!备邌T外滿心歡喜地趕回家去叫能工巧匠打造鑲金嵌玉的貴重釵子。
? ? ? ?到了清明節(jié)前夕,茗香姑娘精心制作好了明前茶,她把左鄰右舍,街坊鄉(xiāng)黨都請到了自家的大廳堂上,擺上了茶壺、茶杯、茶洗、茶墊,又用紅泥小火爐生起了火,燒得一缽清水直冒蟹眼泡了,這才沖茶、刮沫、淋罐、燙杯、灑茶,為鄉(xiāng)親們敬上一盞盞色醇香濃的工夫紅茶,這一切,她做得不慌不忙,高員外也帶著一幫惡仆擠在廳堂里,盯著她左看右看,看得口水直流,心花怒放。等到鄉(xiāng)親們都品到了新制的明前紅茶,茗香分別給高員外和青巖倒上了香茶。高員外得意洋洋地送上一支鑲著七顆寶石的金釵,青巖送上的,卻是一支不起眼的木釵,這木釵鄉(xiāng)親們一看就都知道是用茶樹枝做成的。高員外以為自己送的寶釵十分貴重,一定能打動姑娘的芳心,就等著茗香姑娘把寶釵插上秀發(fā),好迎娶她進門。沒想到茗香姑娘看也不看寶釵一眼,落落大方地接過青巖手中的木釵當眾插在頭上,大聲說:“我要嫁就嫁有情郎,黑心惡霸你休想!”鄉(xiāng)親們都為茗香姑娘喝采,大聲嘲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高員外。高員外氣急敗壞地命令手下動手搶人,燒茶山,鋤茶樹。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,場面十分混亂。大家正在為茗香姑娘著急,為自家的茶山茶樹擔心,突然天空中傳來一陣飄緲的茶歌聲“春呀春芽芽嘞,春風春雨采新茶。綠的是清明茶,紅的是工夫茶,又長又白銀針茶……”滿山茶樹上的新芽一枚一枚騰空飛來,像鋼針一樣刺穿了狗腿子的手掌,刺瞎了高員外的狗眼,刺得他連哭帶喊地帶著惡奴跑回了家,再也不敢來茶鄉(xiāng)聒噪了。在鄉(xiāng)親們的歡笑聲中,青巖和茗香手牽手幸福地站在一起向大家宣布:感謝茶神銀針姑娘做媒結(jié)成好姻緣,今天就是我們訂親的好日子。在大家的祝福聲中,期盼已久的春雨也來湊趣,浠浠瀝瀝地下了起來。
? ? ? 從那以后,政和茶鄉(xiāng)的人們都把訂婚稱為“插茶”,在訂婚宴上,新娘子都要為賓客敬茶,這樣的習俗一直傳到了今天。
? ? ? ?“中國白茶之鄉(xiāng)”――政和,茶香飄千載,浸潤著人們的生活。 政和白茶的高貴品格凝聚了青山綠水的厚愛。發(fā)揚白茶的品格再加上政和人民的勤勞和智慧,政和會有一個欣欣向榮的明天,中國的白茶產(chǎn)業(yè)與茶文化也將會發(fā)展得越來越好。
? ? ? ?在閑暇之余,與家人朋友意思泡上一壺白茶,談天說地,講述閩北歷史風物滄桑變化。我想也是人間美事一件。
姓 名:
聯(lián)系電話:
留言備注:
我要留言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